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献出版 > 详情

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全纪录

以下文章来源于雕塑频道

雕塑频道

雕塑频道:做集聚价值的立体化专业雕塑平台。 我们倡导“雕塑+”的概念,着眼于整个艺术生态,服务雕塑全领域。我们搭建专业平台,服务雕塑家、收藏家、艺术机构、专业院校、媒体、企业、政府,提供雕塑领域的一站式服务。






观念之道

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时间:2018年4月9日至10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总策划:范迪安

组织策划:隋建国、吕品昌

学术主持:盛葳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承办的“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于2018年4月9日至1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成功举办。




       “观念艺术”盛行于六七十年代,并对其后的全球当代艺术以及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但在学术研究中,观念艺术并未被系统的清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观念艺术学术研究的深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特策划本次国际研讨会,并邀请到国内外27位在该领域有专门研究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哲学美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与会,分单元进行主题发言。。。

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详情



2




第二场:情景与现场

时间:2018年4月9日下午 14:00-18:00

主持:殷双喜



研讨会第二场由殷双喜主持,这一场的主题是“情景与现场”,柯乔、乔·伊舍伍德等国际艺术家、理论家到场,分享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反映出“观念艺术”在20世纪后半时期各个门类、各个专业的扩散和影响。


精彩分享


吴彦/加拿大:译者亦观者:镜中的文字与我

策展人、兼任加拿大万锦市公共艺术顾问吴彦





作为罗莎琳·克劳斯的《现代雕塑的变迁》、丹·格雷厄姆的《摇滚我的信仰》和露西·利帕德《六年》书籍翻译者之一的吴彦的发言从译者亦观者的角度,回溯翻译格雷厄姆《摇滚我的信仰》一书的推敲过程。


她表示,“我的工作和研究是策展和翻译,都是关于如何呈现别人的作品,尽管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会与艺术史和理论批评有所交集,但最终的侧重点不同,我最关心的是如何真实呈现作品,无论是翻译的用词措句,还是现场的感官体验,我希望做到的是在转变后的语境中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原作,让观众听到原作的,而不是我的声音。除此之外,我感兴趣的另一点是,怎么能够将所介绍的作品纳入当前的时间,而非历史再现的时间,换句话说,让它们活起来。”






柯乔/加拿大:

建筑与食物:丹.格雷厄姆、戈登·玛塔·克拉克,

以及20世纪后期美国艺术中作为场域的城市


加拿大雕塑家,圭尔夫大学:柯乔James Carl




柯乔的演讲则以丹·格雷厄姆于1983年评述戈登·玛塔-克拉克的论文为出发点,着重探讨这两位艺术家对20世纪后期美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艺术在城市中的介入行为、社会合作和流行文化。


柯乔以玛塔·克拉克在纽约、巴黎和安特卫普的建筑介入项目和格雷厄姆经过深思熟虑的公共亭馆和画廊装置的两组作品作为基础,梳理了这些影响在时下的持续效应。






乔·伊舍伍德/美国:“我行我素”之新规则

美国贝宁顿学院雕塑系主任:乔·伊舍伍德Jon Isherwood





乔·伊舍伍德的发言探讨了发展自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新视觉和文化叙述,仅仅为了摆脱节奏为王道的概念,如何提出在视觉和表演艺术中打破过往的构想,转而反对历史传统。


乔·伊舍伍德不觉得艺术家的创作是活在真空里的,认为他们一定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是我觉得1981‘Tona  Cragg  Britain  Seen  from  the north  1981’特别强有力的作品,可以看到是支离破碎的英国,渐渐变成了一堆废墟。我希望用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然后这个是2001年Steven  Parrino13块分散的板是为Joey  Ramone做的,在我解释我所谓乐观态度之前,我们应该看最后一个视频(The Ramones,Sheena  is a  Punk  Rocker ,1977)。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乐观的态度,就是因为刚才你们看到‘’”Sheena  is a Punk  Rocker”这首歌的歌词里面说的,一定要打破规矩,只有打破规矩才是发展的方法。”






张未/中国:形式的政治——艺术非物质化

与1972年前后的美国社会思想运动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张未博士





张未的发言从露西·利帕德的文本出发,联系1972年前后美国社会学、新左派思想运动和社会政治环境,反观当时的艺术运动对社会运动的回应,是如何在此背景下挣脱一系列艺术问题、最终在“非物质化”问题上获取共识的,而这种共识又是如何反映在“观念艺术之观念”上的。


另外,他还谈到了观念艺术取消了在艺术当中所潜藏的一些暴力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观念艺术的对象是社会的语境,是用语言和想象方案来改变观众体现意识的。观念艺术就是建立在人人都能共享的体验之上来完成它的艺术作品的。






佩琪·盖尔/加拿大:让他们自己说


加拿大独立策展人,作家:佩琪·盖尔Peggy Gale





盖尔的发言源自她编写的两本刊物:一是为位于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城市哈利法克斯的新斯科舍艺术与设计学院(NSCAD大学)而作的《艺术家讲座:1969-1977年》(2004),以及更早期的《艺术家的美术馆》(1983年),后者是与General Idea艺术小组成员AA Bronson合作编写,并由多伦多的Art Metropole出版发行。这两本书都与利帕德《六年》一书中的时间跨度和艺术家平行交错。《艺术家讲座》记载了十八位艺术家在八年内的对谈和讲座,而《艺术家的美术馆》也是收录了十几位《六年》中的艺术家的作品和文章。


“回想起来这些出版物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部思想史,或者也可以说是对于一部艺术家、机构、出版人、教师对于艺术实践的思想发展史,我们都知道历史是回头看的,根据书写记录这些历史的人,和书写这些历史的人,通过不同人物、不同动机还有不同的发展,还有包括我们所谓当下的、表象的时刻和语境,风向是不断在变化的,但是地标和英雄是需要被不断重写的”,她表示。






邵亦杨/中国

从极少雕塑到观念艺术:以卡普尔的作品为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博士





邵亦杨则把卡普尔作为一个与极简主义不相同的后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作为案例,展示出观念艺术在今天的形态。“极少主义是不是观念主义并不重要,像卡普尔这样作品是真正全球化的,他对全球化的商业、政治有一种反思,但是又用了全球化语言,就像原始洞库壁画,超现实主义式的,像米罗抽象画一样。全球化语言就是能够跟全球所有人交流,跟全球所有的文化交流,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在哪儿。”






奥利维耶·卡佩兰/法国:

伊娃·黑塞,或极简主义创造性的自相矛盾


法国前东京宫美术馆前玛格基金会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er Kaeppelin





奥利维耶·卡佩兰详细的介绍了伊娃·黑塞的艺术人生,特别指出了她和极简主义的艺术家群体的密切关联,使她在情怀上有很特殊的特点,即在极简主义中与感性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看到伊娃·黑塞的作品时,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抽象艺术作品,这是一种对话或者是争斗,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对话与张力,但是拉奥孔我们知道是古典艺术当中非常棒非常经典的雕塑作品,我们都知道拉奥孔的故事,他由于跟皇后做爱被神惩罚,然后蛇紧紧缠住他的身体,拉奥孔以及他的孩子们不可能再恢复到以前那样的生活,他们生活在这个惩罚和诅咒之下。因此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几何还有长方形结构、形式非常清楚的建构。那么另外一个建构方式,曲线、圆圈都很好的反映出伊娃·黑塞的艺术里面这并不仅仅是抽象雕塑的问题,而是一种折磨、死亡、无法呼吸。”






周文姬/中国:观念与结构之外——

论罗伯特·史密森的反再现美学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周文姬博士




周文姬主要讲了罗伯特·史密森的作品,“我们先研究他的理论再联系作品。今天有很多学者涉及到克劳斯的四组群体,我是从这个四组群体再延伸到罗伯特·史密森的美学,罗伯特·史密森的作品里水晶有这样一种构架,比如物质是静止的玻璃、矿石,晶体是晶体格还有倾斜结构。在大地艺术里,我认为是包括螺旋形、环形,比如写科幻小说,地质学,旅行叙述,诗、诗歌、艺术品,还有哲学这些都是它操作的,但是晶体学是非常SYSTEM的,它本身是排斥结构的。”






刘礼宾/中国:“观念”的背后和“语言”的在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博士




刘礼宾的发言让人注意到中国艺术家对待观念、对待艺术有许多很值得深究的一些想法,这其中也是说观念艺术在未来有可能发展的生长点。


比如他提到:“如果用格子方法分析谭平创作,纳入西方体系可能完全没有意义,那是仅看语言的表面,但是这两个对照,作为在座观众可能有体会,行为把控性,微妙性和控制度在行为现场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我的状态是不同的,这是他花6小时在控制和反控制当中所刻的异化。 在传统文人体系的艺术家其实伴随着批评的话语和我们对传统衔接的不可能,或者我们自己的反感,其实很多艺术家是被我们排斥在批评界之外,或者阐释之外的。”








4


第四场:新书发布会

《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

《摇滚我的信仰》

时间:2018年4月10日下午14:00 



2018年4月10日,《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摇滚我的信仰》新书发布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发布会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随着这两本书的发布,为其两天的“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也宣告结束。


2016年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联合推出一项长期性学术项目,该项目每年翻译、出版2至3本以雕塑为主题或与雕塑相关的现当代经典著作,2016年,已翻译、出版威廉·塔克(William Tucker)《雕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现代雕塑的变迁》(Passages in Modern Sculpture),并于2016年底邀请国内外27名专家举办了“雕塑之道——2016国际雕塑研讨会”,会后结集出版了《雕塑之道——2017 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


研讨会合影留念

2017年,关于“观念艺术”的两本著作的翻译和出版被提上日程: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摇滚我的信仰》(Rock My Religion)。本次国际研讨会正是在以上述两本经典著作的出版为机契机举办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将在会议结束后,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正式结集出版。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致辞


隋建国教授指出,由中央美院雕塑系和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以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三方达成了一个长期合作的备忘录,开展现当代雕塑论译丛的出版以及跟出版相关的国际研讨会和系列讲座。这三个半天的研讨,中外学者把观念艺术的整个理念进行了梳理,甚至有历史线索的还原,从各个方面架构起来。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先生致辞


殷德俭先生则衷心祝贺了此次国际雕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并表示很高兴再次参与新书发布会:“第一次的新当代雕塑理论译丛也是在央美做的新书发布,这一次研讨会和新书发布其实是上一次的继续,也就是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出版社将继续秉持自己的担当和追求,未来还会把它坚持下去。”


 武汉Big  House美术中心方维先生为译者代表吴彦颁发“翻译工作奖”




新书一览


  《六年:1966至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在这本书中,露西·利帕德详细记录了那些曾被冠名“观念艺术”的想法以及它们狂乱的关系网络。本书的编排按照年代排序并附有注释,穿插了详尽丰富的一手资料,从艺术家的自述到利帕德的评论,再到当年集体讨论的录音记录等,将这场她曾参与其中的艺术进程重新编织在一起。最终呈现的这本书,可谓生机勃勃的当代论坛,提供了追溯艺术家思考的珍贵史料,是重访那段历史必不可缺的参考读物。



  《摇滚我的信仰》:丹·格雷厄姆的艺术作品和批评写作对二十世纪下半叶当代艺术的进程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该书从格雷厄姆各个时期的作品中精选18篇文章,从关于极简主义艺术家如丹·弗莱文、唐纳德·贾德的评论,到关于朋克摇滚和流行文化的文字,到晚近关于建筑、城市空间与权力的思考。在这些论述之间的,是格雷厄姆本人作品的描述和记录。


新书发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