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云雕塑 > 人物随访 > 详情

赵希 : 媒介世界与可遇见的未来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2021年1月10日至3月2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捌柒画廊举办的“媒介世界与可预见的未来”。此次展览由青年策展人赵希策划,邀请十三位与内蒙古有地域联系的青年艺术家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艺术媒介的发展与可能性。展览集合了实验舞蹈、音乐、装置、雕塑,绘画等诸多艺术形式,体现出内蒙古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云雕塑”艺术记者在展览现场随访了策展人赵希,艺术家张超、希伦、陶都罕,以下详细内容经与谈人校对和授权,在此与大家分享。


展览海报,图片由策展人和捌柒画廊提供



Q:云雕塑

A:赵希


Q:作为策展人,谈谈此次展览的缘起和诉求是什么?


A:我思考的起点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我们在生活方式以及沟通模式上的巨大转变。媒介技术在这个空档期间跨越空间,连接世界的这种作用非常突出。当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媒介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介的革新不断地给艺术家的表达上提供一些新的可能性。所以这个展览就是想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呈现一种更加多样化的媒介表达,所以标题里“媒介世界”其实并不特指某一种固定的状态,更多的是进行时的多元的媒介体现。至于“可预见的未来”,主要是我在这个展览中挑选的十三位艺术家都是和内蒙地域有联系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在作品的面貌上呈现了一种活力,以及蓬勃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我想提的“可预见的未来”。


Q:展览作品所涉及的媒介和材料多元且充满活力,在空间营造上你是如何控制和处理不同作品之间的关系?


A:在空间布置上,我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在保持作品自身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如何能跟这个空间本身互动和融合,同时也想兼顾到观众在这个展厅里的观看体验。捌柒画廊整个空间差不多有一千多平方米,展览区域分成一层和两层两个区域。在一层放置了五件作品,共享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其中两件作品《分形体》和《微观世界》。《微观世界》是艺术家通过制作口罩和防护服的这个无纺布材料进行缝制,填充了吸水因子,形成了一个白色的微观世界,这件作品是以阵列平铺的方式放置在了地面上。另一件《分形体》是蓝色的软雕塑装置,利用悬挂和放置结合的呈现方式进行布置的。在蓝色和白色这两个色彩之间,能够在入口处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独特感受。


展览现场,2021,图片由艺术家和捌柒画廊提供


左:钟百鸣、那日迈《时隔·Ger·献给母亲的歌》2021,实验舞蹈,悬挂布料、方形草皮,时长13'25'',图片由艺术家和捌柒画廊提供

右:高蓉《动物乐园》《他们来过》2020,绘画,纺织物拼贴、丙烯、油画棒,240×105㎝、105×165㎝,图片由艺术家和捌柒画廊提供


其次还有两件实验舞蹈的作品,因为考虑到了一楼的开阔性,所以想给这个表演的艺术家提供更足够的发挥空间。在呼市来说这方面的探索比较少,创作的群体也比较少,这两个舞者,他们之前参加过呼市的另外一个当代艺术展览,他们有实验舞蹈创作的经验,也参加过一些舞蹈类的即兴活动,身体表现上具备基本的素质,所以在环境中让他们即兴发挥表达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生疏或者局促。因为舞蹈的特点,在空间布置上就把环境考虑得比较多,一开始想像常规那样布展-一个作品一个区域,所以一楼的两件实验舞蹈作品、两件装置还有一件影像,开始是均匀地分配这个空间的,后来跟几个艺术家一起商量之后就因为《分形体》这件作品在空间上的特点,决定打破原有的秩序感。实验舞蹈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体现得比较明显。包括两个舞者在道具选择上那日迈运用到制作蒙古包的哈那,钟百鸣在作品里面出现了绿色的草地,还有就是在现场表演的时候邀请了蒙古族的音乐人道力格扬,在现场演奏了布里亚特民歌。还有另外一位马头琴手苏尔格,也在现场进行了马头琴演奏,当时整个氛围上蒙古族的神秘感和神圣感特别浓,大家都觉得这个场所具有不可亵渎性。

钟百鸣将自己扮成一个孕妇在垂落的帐篷里面进行一些肢体表达,之后又冲破这个束缚,进入到现场的观众群体里面进行一些互动、触碰得到身体上的能量转换,她通过这样一个孕育新生命的母亲角色来反省我们当下的疏离、隔绝的脆弱。

那日迈的表演是用蒙古族的哈那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最初的记忆,以及对于传统与未来之间的思考之下呈现的深厚的民族情怀。而他们在表演、表达上呢,更多的是即兴式的发挥。在身体和内心的共同作用下,他的表演过程是独一无二的,没办法复制的。这两件作品都在一楼的空间,同时跟一楼的《分形体》产生了一钟能量上微妙关系。

在布展之前考虑到整个状态上看起来是比较现代的,《分形体》这件作品以及那日迈作品里面蒙古包的哈那这两者之间可能会有一种生硬感,但是在现场来看舞者是通过自己身体性的反应,把环境中的关系调度起来并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效果,这种偶发性也是这个作品里的一个特点,那《分形体》其实就在某种意义上,在现场成为了两个舞者表演环境中的一个部分。

另外二楼整个分成了三个区域,中厅、西厅和东厅。中厅的这个楼梯入口处就放置了一件作品,《月藏经·奔月》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是跟空间结合的比较明显的,它是运用文字拼贴的方法,把天窗、楼梯以及展厅联系起来,整个作品体现出了延伸和穿越的效果。东厅和西厅是在动态和静态这种状态上进行区分。

 

Q:此次展览中有从内蒙古走出去的艺术家和在本地生活创作的艺术家,你认为他们作品的核心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这次的相遇与交流对于本地的艺术生长有什么意义?


A:在他们的作品里面普遍都呈现出了问题意识,就是以一种个性化的语言关注关于社会现实、文化价值,或者是关于未来的一些思考和理解。要说不同点的话,那就是本地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可能对民族化的一些元素和符号运用的更加明显一些。比如两个实验舞蹈的作品里面,他们就运用到了民族的声乐和器乐,这个也是比较明显的特点,走出去的艺术家他们可能对这方面的体现就比较弱。这样一个展览的呈现其实是想给本地创作的艺术家们提供新的角度和启示。因为本地艺术家他们可能在媒介探索的形式上获得的经验比较少一些,所以这样的碰撞交流也是新的机会。其次就是捌柒画廊,它处在呼和浩特市的大昭寺景区里,在景区里面办这样一场当代艺术展览,是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之间的碰撞,我们也希望艺术能够更深层次地跟大众进行结合,能够在城市里产生艺术的氛围,寻找到艺术的新价值。我们也希望这种对话是可持续性的,而不是临时、暂时的。我觉得在这种输出和接受的过程中,是有助于本地艺术生态以及艺术氛围的成长。


上:刘宝林《线的研究》2018,绘画,树脂丙烯、媒介剂、透明亚克力、钢丝,90×90㎝×4幅,图片由艺术家和捌柒画廊提供

下:张超《墙》2016,影像,时长17'35'',图片由艺术家和捌柒画廊提供

 

Q: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谈谈你对本地当代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和发展机遇的看法?


A:疫情这个主题其实从去年开始一直是言说的重点。到现在来看,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这种影响也没有让整个人类社会彻底地停下来。大家只是在这种困局之下,寻找一些新的方法来抵御这种改变,包括我们出现了线上展览、网络会议等等,这些都证明,包括我在年前发起的“2020回家艺术计划”,还有十月份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连接被遗忘的村落”,这些都是在新的形势之下做出的策略转变。因为没有实体空间的展览机会,艺术家们需要拓宽网络上的传播和表达,所以我在这个标题里面所提到“可预见的未来”,它并不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一个展览其实也提供不了什么答案,我也回答不了关于未来的具体回答。我觉得这是面对未来的积极态度。那未来怎么来?其实就是从当下出发,从现在开始行动,行动是治愈一切迷茫的最有效的办法。


Q:云雕塑

A:张超

 

Q:你是从鄂尔多斯出去上学,目前在重庆生活创作的艺术家,请谈谈你作品里时常显现对原乡的情感和返回的日常痕迹。


A:其实我一直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我的身体出现在哪里是合适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其实也在塑造着我。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吧,我对家乡的情感很深,回到家乡的空间中我的身体是自在的,我觉得那种人的灵性会被激发出来。我觉得一件作品能够吸引人,往往是由于它能够直接诉诸人的情感和直觉,而不只是智性。

我觉得我的状态一直是一种找雕塑的状态,在日常中、在身体中、在时间中、在空间中、在自然界中、在一切可能与不可能中。

 

Q:云雕塑

A:希伦

 

Q:你如何面对艺术世界里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处在疫情时代,你对“媒介世界与可预见的未来”怎么看?


A:所谓的中心和边缘是一种当代艺术这个圈子里面的一种“圈地自萌”,已经没有中心了,中心和边缘这个概念,尤其是地域上的中心和边缘。你可以看看快手和抖音有多少粉丝,百万、千万的人是在一个完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地方,就比如说快手里面以前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网红,粉丝非常多,但是他的生活状态非常边缘化。如果以一个城市的角度来讲,那快手上的就是边缘化的,所谓的边缘化的人非常多。我也看过报道,未来两年疫情应该还会以各种变化的形式跟人们共存了,互联网肯定比以前的作用要更加地显著了。互联网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是所有人去选择自己的中心。


Q:云雕塑

A:陶都罕

 

Q:你这次展览的的作品与以往是否有所不同?身处后疫情时代,它带给你怎样的影响?


A:现在的阶段,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对每个人的冲击都很大,所以我发现现实的因素,远远大于了我对理智性的认识,现实的冲击比仅仅是语言上的冲击要大很多。我想去表达现实。所以我今年的新作品,虽然还是运用针织的材料、布料,用我擅长的方式,但是我表达的内容是我对疫情时代的回响。

我们要想完全不走别人的路,就要走自己的路,这也是我自己个人的选择。我回到内蒙古,我就要走一条我自己的路。所以我觉得这个是疫情带给我的,可以让我慢下来,重新思考,对很多事情会做一个新的、深度的判断。


时间:2021111


【完





关于策展人



赵希,1992年出生于山西,2019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20年与几位艺术家共同创办“ART杂质”公众号,立足内蒙古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生态,进行策展实践和项目传播,现工作于呼和浩特市捌柒画廊。展览包括:2021年“媒介世界与可预见的未来”(捌柒画廊,呼和浩特,策展人);2020年“永不停歇的当下·呼和浩特”线上展览(呼和浩特,策展人);2019年“凹凸-折射的视域”(艺泰空间,呼和浩特,执行策展人)。艺术项目包括:2020年“2020回家艺术计划”(呼和浩特,项目发起人);2020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连接被遗忘的村落”(呼和浩特,项目发起人)。

 
关于艺术家
 


张超,1987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201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涉及雕塑、装置、大地艺术、行为等不同媒介。


 


希伦,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展览:2017年 "临时生效”掩体空间,北京;2017年 组织“⾃治区Hallway”,策划展览“当我们谈论恐惧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2018⼩组作品《渴望插⼊》参与车库实验艺术空间展览SIZE;2018年作品《⽉藏经——图注》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览,获得学院毕业作品⾦奖。2019年“凹凸-折射的视域”,艺泰空间,呼和浩特;2021年“媒介世界与可预见的未来”,捌柒画廊,呼和浩特。



陶都罕,1979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艺术家,生活、创作于呼和浩特、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作品涉及综合材料、软雕塑、空间装置、公共艺术等方向。主要展览包括2018年11月北京今日美术馆“界面效应”展,2017年12月南京德基美术馆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2016年04月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第四届“明天当代雕塑奖”,2015年12月山西太原“新态·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2014年07月北京时代美术馆“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等。





排版:郑彭艺

采访:新塔娜

编辑:邓淇

责编:张一

审校:琴嘎

资料提供:赵希,陶都罕,张超,希伦

致谢:捌柒画廊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