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云雕塑 > 人物随访 > 详情

苏磊 : 智能、技术生态和体验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本期“云雕塑”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云雕塑―首届学术邀请展”中“智能、技术生态和体验”单元策展人苏磊的随访内容。该单元的展出空间位于松美术馆4号厅。策展人选择从“技术性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个体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来讨论当下雕塑媒介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交换和新技术引发的社会内在标准化的发展,共存社会越来越显现为一个外部快速膨胀而内部持续缩合的共同体。ChatGPT的发明让这个自动运行的社会性技术系统浮出水面,它重新构建了链接技术系统、生活方式和认知经验的共生系统,引发了艺术家们对于主客体转化、生存方式和认知行为的重新思考。尤其是在新技术建构的更加世俗、更加抽象和更加相互关联的世界中,在人在和新系统共存的过程中,引发了“意识困难”的问题。人们常常对于全新的交流方式和技术化生存方式中感到陌生或不确定。长期以来,策展人苏磊一直专注于在技术美学和认知体验的交叉领域中,探讨动态交互和技术景观对于主体性的影响,探讨如何在技术环境、身体体验和主体重塑之间构建一种平衡关系和适应方式。本次展览中,由他邀请触及主题、深度思考的相关艺术家,以多元视角的作品,呈现处于变革中的共同体。今天,这种复合关系也是推动造型与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以下采访内容已经过受访对象授权与校对,在此首次发表,与读者分享。

 

展览海报,2023,图片由松美术馆提供



Q:云雕塑

A:苏磊

 

Q:作为“云雕塑”的第一次线下展,希望能呈现当代雕塑的探索并面对一个未来的主题,这个板块是与新媒体,科技和数字艺术相关的吗?


A:对。人和系统相互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共存社会。当社会化的技术系统更新升级的时候,人也需要更新,首先是更新一种个体感知信息的方式。我尝试从“技术性生态和个体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来讨论当下造型艺术发展的新趋势。ChatGPT的发明让一个社会化自动运行的技术性系统浮出水面,它重新构建了系统和人的关系,激发了对主客体关系、造型逻辑和生存方式的重新思考。

不过,一切还在发生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或形态。所以,这个板块的题目是“智能、技术生态和体验”,用三个关键词并列的方式作为题目,就是想说明我们要谈论的问题,也是一种还在生长之中的、还不确定的关系。


看过你们的采访和文章,我觉得雕塑这个话题就是比较广泛,在今天其实涉及到了所有的媒介,所以“云”好像还是挺合适的,没有边界感,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


Q:观念艺术提出“去物质化”的概念,但雕塑是绝对物质化的,这会是一对矛盾吗?


A:有一本介绍伊芙·克莱因的书叫《面向非物质》。我觉得用“非物质”这个词解读“去物质化”的概念挺合适的。艺术作品始终有其两面性:即“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比如古典雕塑就是由材料和神话传说的两个部分组成。这种两面性,有时会此消彼长地发生变化;有时候,某一部分会被其他元素所替换。我觉得“去物质化”的概念,是弱化材料或物体原有功能和意义,并赋予新意义的一次运动。雕塑也同样面临着两方面的革命。

只是由于专业的原因,雕塑对于有关实体造型的问题特别敏感。其实,150年前,是人们重视机械、速度和复制性的时代,雕塑也经历了去手工化的冲击,那时候,艺术家把速度和机械美学引入到雕塑造型里。

而且,今天“非物质”这概念越来越普及,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物质”设计等等。相对于古代社会工作而言,我们在电脑上进行设计建模、在word上写文章,都是一种“非物质”的工作。”非物质“的一面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纯粹。


Q:观念艺术之后,雕塑再回到物质。人是基于肉体的,人的所谓意识、精神、思想都是肉体的功能。


A:虚拟和现实始终是相互纠缠的两个部分。

但是从手机端观看雕塑或观看艺术品,有太多缺陷,特别是表达方面的的缺陷。比如你点击图片,这和你平时打车、吃饭做的动作是一样的。你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同样的屏幕上,做同样的动作,触感也是一样的,观看方式也是一样的等等。观众无法理解雕塑在真实的空间里的体验,不能进入到这个空间里面来,不能在一个空间里面行走,体验实体与空间形成的体验关系。

在历史上,雕塑作品就是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比如神话的雕像、祭祀的图腾像等,他们就连接了虚拟与现实。但是现在虚拟和现实都变化了,那么,雕塑需要重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将成为一种什么样的桥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

 

Q:今天,“虚拟世界”的概念再次对雕塑提出挑战,但数字时代的作品只能体现在显示器中?


A:是的,雕塑再次被挑战了。我想真正挑战不是来自“虚拟世界”,而是来自“数字雕塑”或者说“雕塑的数字制造方法”。这个问题延伸为:“什么是数字雕塑”?是不是出现在显示器里的雕塑就是“数字雕塑”?10年前,人们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将《蒙娜丽莎》拍成数字照片后,这个数字照片是不是一件数字绘画作品?现在看《蒙娜丽莎》的数字翻拍照片肯定不是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它只是用数字技术记录的古典艺术图像。因为它的成像原理不是数字艺术的特点,它的图像特质也是根据达芬奇时代的画材和光线条件来实现的,它的背景和服装更不体现当代的生活特质。

严格地说,数字雕塑并不是用数字技术记录的作品,而是具有数字技术造型特点的艺术作品。比如参数化设计,比如3D扫描和3D打印的超级细节。问题是,这些数字作品必须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设计完成,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是没有实体空间体验的。


郑达《上传者》2018,灯光机械装置,400×400×350㎝,图片由松美术馆提供

 


Q:这次展览你都邀请了几位艺术家?他们都是什么不同的作品?


A:我们大概邀请了四位艺术家:郑达、沈凌昊、郭城,还有王月悦。

郑达,从小生活在这个旧工厂附近,机械给他从小就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这里面建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这空间有一个自动运行机械臂。机械臂把激光投射到房顶、地面和墙面上,再被反射到屋子的各个角落。同时,我还在空间里释放雾气,建造了一个黑暗的混沌的空间,让观众直接面对一个拟人化的、自动运行的系统,近身体验资本世界和技术世界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的、无言的冲动。

这个机械臂的重量有一吨多,它在整个空间里面挥舞起来的时候,非常具有冲击性,但本身也是非常危险的。它让人想起一个场景:上帝借作为碳基生命的人类之手建造了一个硅基生命的世界;如果人类消失,那么星球上就只留下孤独工作的机器人。

技术性的系统正在建造一个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不间断销售的社会。在AI发明以后,它甚至增加自动反馈的功能。如何与一个自动运行的系统共存?如何与一个自动反馈的机器交流?如何处理或如何感知来自它的信息?甚至建造一种基于彼此交互的文化?这也许是非常有趣的问题。

 

郭城《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2017、《过往|新的过往》2017、《狗屎铲子》2017、《唯有共荣》2017、《溪流》2019于4号厅展览现场,图片由松美术馆提供

 


郭城本身有建筑学和设计学的背景。他可以更加全景化和空间化地观察世界。他喜欢在具有现场感的现实中直接开始工作,也善于处理认知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他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很强烈。他会依靠某种直觉或具有观念性的直觉来解读生活世界,也善于用一种特别肯定的语气把这种想法用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艺术作品具有所谓“断言性”特点。如何用实体和空间反映这种认识?这种语言还没有出现,或者说还没有成为一种模式。

但我觉得这一代艺术家,可能会带来新的东西。他们以原子弹爆炸作为“人类纪”开始的标志,也作为历史推导的源头。换句话说,他们将人类可以大规模把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的时间点,作为历史的原点。这就意味他们承认并只面对一个纯粹的、深度人工化的历史。他们可以更客观、科学地观察世界,把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具体的生活环境相互校对,而不带有任何理所应当的成分。我觉得这是把人类纪作为历史研究起点,其实划定了一个更有当代性的研究边界。

沈凌昊,可以被理解为“光线艺术家”。光线雕塑是一个重要方向。光本身是艺术历史中的重要材料。比如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绘画里,它可以升华绘画里面被光线所强调的人物等等。西方历史上,很多科学革命和艺术变革也和对于光的理解认识有关的。比如光电理论的发展,让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是影响传统世界观和人文社会学的基础。那么,沈凌昊就是使用光线进行创作。他让观众观看在紫外线照射的自然植物,就是让观众在另一种可见光下观看自然世界,重新理解周边的环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角度。


左:沈凌昊《“光的涟漪”三联画:河流、雨水与时间》2022,光敏媒介绘画(亚克力、光敏树脂媒介、透明树脂、喷漆、丝网版画、植物),60×60×10㎝,3件,图片由松美术馆提供

右:王悦月《云凝为雨滴坠入海洋》2022,定制电子元件、水泵、雾化器、亚克力、不锈钢、PVC管、水,60×60×180㎝,图片由松美术馆提供

 


王悦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也有建筑学背景。她通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用水和蒸汽制作了风、雨、云的气候模型。她根据天气预报,在容器里模拟未来三天的青岛地区风、雨、云的天气变化―让未来的事件,提前发生在当下的时空。表达了一种由可预测性构成的生活方式,一种更加计划性和方案性的生活方式,即今天的决定来自于对未来的预判。

 

Q:你怎么看待四位艺术家和展览的关系?


A:我觉得四个人是四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艺术家也处于系统的四个不同位置,他们把自己的直觉和认识赋予到环境中,希望未来世界不只是一个由科技组成的系统,也包含了不可回避的人类经验的成分。不过一切还处于特别初期的阶段,展览也因此更有预见性。


Q:这个展区是科技与艺术的内容,气氛跟其他展区不太一样?


A:我觉得六个策展人有六个不同的主题,六个不同的房间。在策划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相互强化一下个人的特质,以及每个方向的特殊性。我们这个方向是科技与艺术方向的作品,往往依赖于声光电的技术,更适合在暗黑的场景里展示。而且黑暗的环境,更加强化了一种混沌、模糊以及正在诞生中的气氛,暗黑的环境容易让观众聚焦在单件作品上,更容易激起观众的直觉。

 

Q:你怎么样看待“云雕塑”这一个概念,它有哪些什么特性?


A:我觉得“云雕塑”在过去几年里面,聚集了在全国各地特别具有实验性、探索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艺术家的实验,听到实验者畅谈想法,非常具有交流价值和学习价值,是一个高质量的学术平台。特别是“云雕塑”举办线下展后,让观众可以更加直接地体验实体作品释放的空间能量,能够让线上和线下的媒介把各自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时间:2023428



【完





关于策展人



苏磊当代艺术策展人、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艺术理论、博物馆展演设计与场景叙事。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文化创新奖获得者。出生于北京,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巴黎圣德尼大学,巴黎拉维莱特国家高等建筑学院并获得学位,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站内),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智慧场景实验室。发表《解码·未来》,《新自由主义之后》、《走向开放世界的使徒》等文章,曾经策划今日美术馆“今日未来展--想象的未来”,“云端美术馆APP项目”入选纽约新美术馆科技艺术扶植计划,工作聚焦在科技艺术交叉领域中的后资本主义文化景观研究。





排版:郑彭艺

采访:隋建国

编辑:金龙

责编:王戈
审校:琴嘎
资料提供:松美术馆
致谢:松美术馆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