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position: Home > 云雕塑 > 人物随访 > details

张一 : 借体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2021年9月12日下午3时,展览“借体”在上海工作室画廊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张一策展,邀请到十一位女性艺术家,以她们各自独特的“材料观”为线索,诠释了材料与身体感知的更多维度,这也是工作室画廊新空间迎来的首次雕塑展。

通常女艺术家很容易被符号化为“女性主义艺术家”,对女艺术家作品讨论的关注点往往局限为讨论“男性”与“女性”的权力关系。策展人张一以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态度,从自身接触雕塑的经验出发,试图把“男性”与“女性”的权力关系注入到艺术家对材料媒介的使用和感知上,剥析女艺术家创作“感性”的诸多层次,并提出“肌理思维是雕塑的第二性视角”这一观点。在展览的筹备中,参展的女艺术家实验的场所是工作室画廊设计成弧形墙面的新的“腔体”空间,强烈的空间个性刺激着艺术家们不断调整适应,以“工作室实验”的方式推进创作。可以说,“肌理思维”、“女性主义”、“工作室创作方式”是这次展览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云雕塑”的艺术记者在布展现场采访了策展人张一,艺术家柳溪、徐斯易,以下详细内容经与谈人校对和授权,在此与大家分享。


展览海报,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Q:云雕塑

A:张一

 

Q:为什么策划了这样一个展览?你在展览前言里提到的雕塑的“肌理思维”指的是什么?


A:我有一个想法就是邀请我信任的、我欣赏的女朋友、女艺术家们一起做一个展览,我希望形成一个能量共振的场所。这个能量包括这些女人们在一起的能量共振,还有她们与材料之间的通感的共振。我所说的“肌理思维”和“涉身”这个词语有关系,就是身体感知、肌肤感知的感官切入口。我用“肌理”这个词跟材料做区别,我觉得所有的材料都有一个表面,表面就是普遍常识认知的“这是什么?”而肌理思维就是还没有给物体下定义的时候,你的身体和感官对这个物体的响应。我觉得这是掩盖在物体名称之下的一个很深的层面,跟感性世界的很多丰富的层面是勾连在一起的。你看到一个可乐,知道这叫可乐,它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内部有它的物质构成、有你触摸到它的感觉,有物体在你生命体验里留下的记忆。这些感性层面的意义是很丰富的,这是我认为的肌理体验,是材料的内涵,而不是材料的表象。

 

Q:这次的展览空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一些杆子出现在空间里?


A:这个空间设计成了一个胶囊的形状,它没有平面和立面的分界线,它是弧形的。这个墙面不能打钉子,因为建筑非常老,所以不确定打钉子后里面承重多少。这个空间保持着自身的完整性,它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非常强烈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就需要在这个空间里的人根据空间的特点跟他抗衡。一个硬性的规则就是不能打任何的钉子,所以就找到了这种可以叫“顶天立地杆”的结构。这个杆儿它自己树立起来,不需要依附硬性的结构连结,就是靠它自己撑起来的一个张力和空间的张力抗衡、和天花板和地面抗衡着树立起来。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肌理感很强,都比较软性,没有非常强硬的结构,需要找到一个站立起来的方式,所以我在布展前就想好了借这些“顶天立地杆”搭建整个展览的空间结构。


Q:女艺术家们是如何在这个场域里“共振”的?能否分享一些有趣的、具体的故事?


A:这次我和蔡雅玲共同创作了一组作品,一开始蔡雅玲有一个大概的方案:她想用山西面塑的方式做一些人体的局部,但是这个东西会走向何方,而且怎么样操作?如果我们两个单独做,其实都不一定会做这个作品,然而真的实施的时候,发现它跟想象的不一样,它产生了一系列的意外。在布展的几天中,我们做了几夜,从对面粉陌生的状态开始进入,渐渐发现用面粉跟用石膏做雕塑的经验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展览现场,2021,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我们用面塑做一个人体实际在操作的时候面粉的意外超乎我们的想象,包括面团会发酵成什么样?烤出来和蒸出来之后会不会变形?变形出来的结果我们能不能接受?这是这个材料的“歇斯底里之处”。面是个活性材料,它放在这儿之后它自己还在继续发酵、越发越大,然后无限往外延伸。从对材料的直觉上我想到了妇女对家庭的奉献、慷慨、妇女的发胖和脂肪、妇女每天的劳作和她身体形成的赘肉的这种关系。刚开始用这个材料时,这个面是自己在发酵,不受我们控制,这种材料的特性与男权视角下对女人的感性描述相契合,所以我们把一件作品放在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这本书上面。一方面我们在一起劳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合作产生的关于女人身份的闲聊,在这样的合作中我们最后都对这件作品到底在说什么有了远比计划中深刻的理解。


左:蔡雅玲、张一《你妈》2021,面粉,60×70×10㎝,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右:蔡雅玲、张一《女神》2021,面粉、玻璃、挂钩、书,166×103×25㎝,33×38㎝,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偶然地,雅玲把一个小人体放到微波炉里去加热了一下,想把它做的硬一点儿,结果就烤焦了,最后生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焦糖色,这些其实是一些没有故事的人体躯干,但是每次烘焙和蒸好的意外结果都赋予了她们非常独特的故事想象。雅玲做最后一个人体时,她参考了晚清时第一个人体模特的照片,一个妓女。雅玲是因为这个女人的身份选择了她,然而面人蒸出来那个没能发酵完全的身体,恰恰形象出一个封建制度中的略显病态的女体。

 

Q:这是一个讨论“女性主义”的展览吗?肌理思维、女性主义、工作室创作方式,这三点中的哪一点是这次展览最鲜明的特点?


A:我不回避我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个用词不需要回避。我觉得现在对于性别的讨论仅仅是性别问题的一些表象。性别问题是权力关系,跟定义各种事物的权力关系有关,它可以深入到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媒介里。同样地,在材料媒介的使用里也存在权力关系,我觉得“女性主义”的展览不一定要靠讨论“女人”和“男人”来讨论性别,而是可以讨论很多关系之间的权力。很多女艺术家很容易被扁平的符号化为“女性主义艺术家”,往往留下顾影自怜的印象。因为她们的创作很“感性”,而感性里有那么多层面,为什么她们选择了这样或那样材料传达一种意向?这些意象来自情绪还是感知,是很不一样的。这就和刚才说的“肌理思维”有关,这个展览就是想从另一些角度讨论“雕塑”,讨论雕塑里的第二性视角。


左:钱丽丽《变构》2021,挂面、尺子、塑料、橡胶、铜、木板、金属球、晾衣杆、镜面纸紫铜管、金箔,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右:柳溪《谎言的N次方》2021,琉璃、陶瓷,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左:周周,迷局,墨、岩彩国画颜料、苏绣丝线、亚麻布木框,2021,40×90㎝,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中:王玉钰,卵串,硅胶、混凝土、不锈钢、蜡烛,2021,120×10×5㎝,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右:刘符洁《无序的不可读的注脚》2021,图片、书页、pvc、线(或金属丝),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肌理思维、女性主义、工作室创作这三个特点在这次展览中是混杂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互相解释。以工作室实验为推动的实践方式和材料思维是互相解释的,它们必须要在此时此刻的这个情绪下发现最对的那个“点”,这都是很情绪化的、感觉化的、流动可变的,随机的,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语境,在与环境的共振中找到它恰当的位置。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来说,女性意识、肌理思维和工作室实验为推动的工作方式,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解释、相互勾连的。


左:张之慧,瓜猫出纸机,现成品图像,热转印贴卷纸电动感应出纸机单片机继电器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杜邦线面包板

右:盘丝洞项目小组《一个女人进入迷宫,一定要随身带着一根防止迷失的线》2021,综合材料,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Q:云雕塑

A:柳溪

 

Q:请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在这次展览中创作了《谎言的N次方》这件作品。


A:这件作品里面的一些要素,比如挂在墙上的、像女性生殖器一样的花、我手工捏的珠子、圆圈等等,其实都是我近三四年完成的一些创作元素,不是因为这个展览马上形成的,而是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以《谎言的N次方》为名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在观察谎言、经历谎言、探索谎言,一直在和谎言互动,这样一个主题来自我长期积累的对谎言的一种感悟。用“谎言”这个词首先是因为我要质疑,质疑本身是一个反思的态度,我赞同王尔德说的一句话:Everythingintheworldisaboutsex,sexisaboutpower.在我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我作为另一个观察者看我自己,我的生活里面有多少谎言?谎言其实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种掌控,从媒介和材料这个角度上来谈,我现在做陶瓷做的比较多,不同于金属焊接,陶瓷的步骤性非常强,在陶瓷的大量劳作里面,不定向的因素、人的把握、人的主动性变得更强更多了,陶瓷在它制作的整个过程中变化非常大。我开始介入陶瓷时像儿时捏泥巴,觉得我可以掌握陶瓷,后来陶瓷又掌握了我,在不断再往前走的过程里又可以掌握陶瓷了,我觉得里面有一种掌控和被掌控的游戏。

 

Q:你的作品是在剖析自己还是在剖析女性?这些你常用的元素是你生活的折射吗?


A:我认为剖析是一种“解药”,我的作品不仅剖析自己,也有女性。在前期的作品中我也一直在剖析自己,剖析是永无止境、一直往前的,有些时候来回反复。我做了很多关于绳子的作品,对我来说,一直缠绕的那根绳是男权社会、传统思维对我的枷锁,虽然我从出生的小县城走出来这么多年了,但是那些固有的思想曾经在我内心困扰了很多年。全国各地有n个这样的小县城,有n个像我这样的女孩。每个地方的女孩携带着她的历史、故事在里面。我的一组作品《我们的神很了不起》是对自己女性身份的探索和肯定,以及逐渐建立自信和力量;《妈妈》一组搓衣板的装置,是对母女之间的互动和理解,从自己的母女关系认知延伸到包容,更广泛、更开放;近期的创作《#WangXinhong》是我虚构的一个普通女人,她尝试了很多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失败了的案例,悲剧是令人难过的,同时也碰触了对她探索的契机,我作为旁观者以一种解构悲剧的方式去获取醒悟和重生。我从个体出发,展开广泛的扩充,以达到更为普遍的命运相似体的情感共鸣,重述痛苦和脆弱,把一件件玻璃和陶瓷的雕塑作品转化成再次面对它们的武器。


柳溪《谎言的N次方》局部,2021,琉璃、陶瓷,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Q:云雕塑

A:徐丝易

 

Q:你觉得这个展览空间的特点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展览题目“借体”?为什么你做了这样一件作品参加这次展览?


A:这个展览空间的氛围、环境比较独特,它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白盒子”空间,天花板与墙面也不是垂直的关系,而是有弧度的。整个空间的颜色被粉刷成了淡淡的、有透气感的绿色,墙面以张力拉伸的弧度连接着天花板和地面,空间内部像一个腔体,所以我把整个空间看作一个整体,把空间看作我作品的基座,让它包含着作品并和作品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从空间与作品关系的角度,我是这样理解这次展览题目《借体》的:对我来说,这次的空间不是一个只作为作品背景的“个体”,而是可以和作品融为一体的、为作品所用的“借体”。这次我展出的作品主要想给观众一种感觉是距离感与作品本身的肌理所具有的吸引力。吸引观众又同时在于地心引力对抗着,是在边缘无声中的拉扯与拉伸的紧迫感。我的作品也一直在探索材料媒介与空间所产生的张力,这一次我创作的陶瓷作品的有机表面以及我的针织品中的精致感和拉伸感与空间相得益彰,作品的拉伸感呼应了空间,像是在空间里长出来的感觉。本来在展出前计划把更多的陶瓷雕塑放在布料上,制造更多的拉伸感,后来因为空间和材料的各方面限制,只放了一个雕塑在织物上,但最后的效果还是令我满意的。观众给我的反馈是他们看到作品后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是源于陶瓷和织物带给人的脆弱感,也是我想让观众感受到的紧张和张力。


徐丝易《孵化器》2021,陶瓷、纺织、铸铁,尺寸可变,图片由工作室画廊提供

 

Q:这件作品和你之前的创作有怎样的脉络关系?你的“可穿戴雕塑”的想法是怎样开始的?


A:在之前的创作中,我使用综合媒材,包括雕塑、服装、装置、编织、陶瓷、行为及影像等。我关注的是在作品中探索张力构造中的紧张感,以及在某种潜意识影响下完成作品时的脆弱感,探索可控与不可控因素二者之间微妙关系度的极限。利用极富流动性的液体特性与主媒介重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探寻彼此的界限。我做“可穿戴雕塑”,但这个概念不限于织物,比如我也做陶瓷雕塑,因为我觉得陶瓷雕塑和人体有一种呼应。很多时候衣服可能不会被人看作是一个作品,但我觉得衣服也是一个作品,也是一种创作。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有机体,人体就像一个画廊的空间,也是一个被给予的形状,衣服和作品一样是在给予你的形状上再去创作你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我想把它们两个结合在一起。一件创作不论在身上还是在展厅里,它都可以成为一件作品。我的那些作品都是可以拉伸的,就可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我觉得拉扯感和我们的生活很像,似断非断,永远不知道会怎么样,我想要试着寻找张力与破败之间的和谐。


时间:2021912



【完





关于策展人



张一,1984年出生于山东,艺术家,自由撰稿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到2018年于纽约和伦敦学习和工作,2014年获得纽约绘画与雕塑工作室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UCL)雕塑专业的第二个硕士学位。近期个展:“下江南”,工作室画廊,上海,2019。“张一 雕塑”,约翰戴维斯画廊,哈德逊,纽约州,美国,2018。近期群展:“执着物”,候鸟空间,Yuan 设计艺术美术馆,北京,2021。“张一与约翰纳贝克双人展",Artcube,明斯特,德国,2019。


关于艺术家



柳溪,1986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景德镇。柳溪在艺术创作中,关注新的造型,材料和技法,并持续挑战陶瓷的美学与技艺的极限。她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完成度,看起来光洁无瑕,浑然天成。在此她试图探讨关于性与爱,自由与束缚,个性与自我觉醒,男女两性等许多主题。她的作品参加了国内外众多展览,包括葡萄牙、挪威、西班牙、英国、韩国、台湾, 美国,印度等。她的作品出现在许多国际陶瓷双年展中,并在许多国际赛事中拔得头筹。柳溪还积极参与了很多艺术家驻留项目,包括在巴厘岛、台北、墨西哥、印度的驻留。她的作品已被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西班牙埃尔文德雷利市政厅、西班牙拉尔克拉陶瓷美术馆、 印尼巴厘岛伽雅艺术中心、澳大利亚白兔基金会等收藏。

 


徐丝易,2000年生于纽约,2019年就读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徐丝易作品使用综合媒材,包括:雕塑、服装、装置,编织、陶瓷、行为及视频等。她的作品探索张力构造中的紧张感,以及在某种潜意识影响下完成作品时的脆弱感,可控与不可控因素二者之间微妙关系度的极限。利用极富流动性的液体特性与主媒介—重力之间相互作用,互相探寻彼此的界限,以在“丑”中寻找“美”为出发点更进一步的探索普世观念里的“被接纳”与“不被接纳”。





排版:郑彭艺

采访:张馨心

编辑:金龙

责编:张馨心

审校:琴嘎

资料提供:张一、柳溪、徐丝易,工作室画廊

致谢:工作室画廊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