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position: Home > 云雕塑 > 人物随访 > details

梁硕 : 景区 | 打开的长卷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北京公社举办的展览《景区》,是梁硕近年来以“行走山河”的方式体味自然,和传统对话的实践果实。持 有对当代艺术创作方法陷于惯性的警醒,他有意拉扯历史维度,从“山水”命题切入古与今、文人和工匠 的对比和自我寻找。这里展出的是以雕塑见长的粱硕在近年来持续尝试的水墨画媒介,而整体展览的空 间设置和装修更是艺术家着心力之处。梁硕想通过对画廊空间的改造来强调、外化出山水长卷的独特观 看体验。在布展过程中粱硕称这次尝试是失败的,这一论断也许能让观众一窥艺术家内在的探索。 3 月 20 日,“云雕塑”艺术记者在展览现场对艺术家梁硕进行了随访,以下详细内容经与谈人校对和授 权,在此与大家分享。


展览海报,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Q : 云雕塑

   A : 梁硕


  Q你为何说这次布展是失败的?


A整个参观的路线和通道和整个展现的这个平面造型,是个曲面的、连续不断的、⼀个折曲的路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基于⼀个长卷的观看⽅式,在传统上长卷是手里看,它是这么大,是在书桌上看,⽽且它不是公共展示,它是私⼈展示,哥几个关系好的,打开看,随卷随放,我在这儿卷着你在那儿收着,所以他像演电影⼀样就是局部局部往前推,你不能从头⾄尾同时呈现这个话画,这是⼿卷的⼀个观看⽅式,那么西画作为⼀张painting的绘画是你⼀下就能看到全部,这是painting,所以这是巨大的区别。那么⼿卷这种东西在我们现在的⼀个展厅里他面临的尴尬是什么,所有长卷的展⽰都是铺开,直线,因为直线这个东西你就是可以⼀览无余,你可以完全第⼀时间全部看到所有的画面,这个是破坏手卷的,所以我要制作⼀种观看方式,让你只能从局部推着看,而看不到绘画的全部,所以它的拐弯就是这个⽤处,它有遮挡。因为拐了之后有遮挡,你看不到那面了,你只能看见⼀⼩段,现在看起来,你看到的画面太多了,就是⼀眼望过去你至少能看到五米、六米,这是无法容忍的,这是⼀个根本的失败,所以这个画贴上之后我才发现这个凹面是不能贴画的,如果贴在这面,你只能看到这⼀米多,两米,你要想看到下⼀步你只能移动⾝体,所以应该是在这面(凸面),但是在这面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展线不够,这张画贴过来是这面墙的长度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想别的办法让他来多加这个转折。


Q:为什么叫景区?


A因为我画的都是景区,我脑子里有⼀句特别武断的话,就是古⼈说文⼈没有点过的山水就不是山水,什么是点过呢?他或者画过,或者作过诗,或者留过文字,也就是说文人来定义这片东西,这个山水是好山水,那么它才是山水,如果没有的话它就是所谓的自然主义的风景,不是风景、是自然主义的自然,自然不是山水山水是用所谓的文化、概念化的⼀个东西,所以我可以说如果不是景区这就不是山水,为什么呢?因为景区的建设,这儿是景区,那不是景区,是基于他的历史遗留和他的积淀,他才能成为景区。这儿如果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古人的痕迹,这基本上成不了景区,所以基本上景区就意味着我们今天的山水,就是今人怎么看待山水这么⼀个事,他就很自然呈现他是我们要看什么是山水,现在天下没有山水了,你去看景区吧。


Q:你觉得这是画展还是⼀个装置展?


A:我想的是画展,现在搞的有点儿失败之处就是装置太强了,这也是我昨天才发现的,我本来那个装置是为了这个画而存在的,其实是为了⼀种观看⽅式而存在这个装置,我昨天把画全部贴上之后我发现完了,这个装置太强了之后他本来是⼀个服务性的东西,现在变得有点儿太主角了。


展览现场,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Q:请你谈谈画的观看⽅式和⾛路看景的实地观看方式。


A太不同了,因为画是⼀个连续的你不需要用身体来换视角的⼀个行为,你是在⼀个平面上连续不断地去观看的⼀个东西,跟看风景不⼀样,看风景是你的⾝体在不断地上下左右的转,这个画是平滑的,就像火车或者是拍电影的推进那么⼀种语⾔,完全不同。所以这个装置上我没造地形,因为画的语⾔是这样的,我再造地形就不对了。


梁硕《砼木石集》2019,纸本设色册页,32 幅,28.8×25.2 ㎝,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Q:你这两边墙的⼀边是有点⼉像文⼈画的那种水墨的,古典⼀点的,右边是丙烯的,这两边的安排有讲究吗?


A你要说画本⾝是没有什么讲究,是在现场看画的这里,它俩放在⼀起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只是说我过去这几年游历的这些地方我是都画出来了而已,之所以有的是更文雅⼀点,有的更粗鄙⼀点,是因为那个景区本⾝,⽂雅的那个景区本⾝它没有太多人工的设施在里边,还是⼀个更山水的东西在里边,我可能画法上可能就更文雅⼀点,更山水⼀点,丙烯的那个大“渣”,确实满“渣”,所以说必须用颜⾊来画这个东西,媒介就是基于那个景区本⾝的。

 


【完





 关于艺术家 



梁硕,1976年生于天津蓟县山村里,从小画画,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对这个学院体系产生反感和反思,喜欢游走在七八线乡镇和乡村,沉迷于“民间艺术”,2003-2008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5-2006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Rijksacademie驻地项目,回国后参与“阿掉队”小组至今,组织“睡庙”活动,游走于乡野各种寺庙,2009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开始沉迷于书画及游山玩水,玩味“无古无今”的叵测主题。1999年至今重要个展有:“不是梁硕”(2008年 北京 西五艺术中心);“费特”(2010年 北京 西五艺术中心);“女娲创业园”(2013年 北京 空间站);“拓扑欧乐居”(2014年 北京 偏锋新艺术空间);“无隐禅院”(2016年 北京 北京公社);“来虩虩”(2016年 上海 新世纪艺术基金会瓷屋空间);“空无意外出入山”(2017年 德国 巴登巴登 国立美术馆);“景区”(2019年 北京 北京公社);“辋川复”( 2019年 西安 南山社)。





排版:郑彭艺

采访:张一

编辑:邓淇 

责编:琴嘎

审校:艾东

资料提供:梁硕、北京公社  

致谢:北京公社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