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军 : 峙 | 持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2021年6月11日王礼军在北京公社的名为“峙―持”个展开幕。
王礼军的七组雕塑在裸露红砖建筑的展览空间中,与自然光共筑一个雕塑核心―重力作用下的临时性现场。王礼军借助滑轮、钢丝绳等材料,在原木和胶合板材间寻找一种短暂的临时关系,用物质形态的对峙与相持探讨自证的可能。
7月7日,“云雕塑”的艺术记者在展览现场,对艺术家王礼军和画廊负责人吕静静进行了随访,以下详细内容经与谈人校对和授权,在此与大家分享。
展览海报,2021,图片由北京公社和艺术家提供
Q:云雕塑
A:王礼军
Q:这个展览的作品都以“自”命名,“自决”“自重”“自持”等,“自”是否指向了展览的核心主题,它是什么?
A:这组作品的命名是我下意识想到的。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我如何呈现自我,或者说作品中的物如何证明它是有实体感、有重力的一个存在,自重、自持、自觉、自白……实际上我是想说自我是无法独立呈现的,物被我们真实的感知到,不是图像,而是它的一个存在状态。
此外,“自我”对应的是一个“他者”,很多时候为了彰显“自我”,我们会让“他者”隐退,最后我们只看到正在说话的人而看不到他说话的对象,所以这些作品以自什么来命名呈现的是他一个不由自主的状态,而且一直有一个“他者”在场。
左:王礼军《自重》2021,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244×122×500㎝,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右:王礼军《自明》2021,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182×60×231㎝,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Q:请谈谈这一系列作品的形式特点?力的对峙和相持如何体现?
A:这组作品是我在做另外两个作品系列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两个系列的作品需要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通过对多层胶合板的切割、拼接、打磨来完成。但展出的这组作品,看上去比较粗糙或者说质朴,而且是在过程中逐渐成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概念才去实施的。
因为没有预先的设计,所以我动手的动机就只是基于材料的形体感觉。表面上的雕凿痕迹也是在不明确的感觉中试图让作品明确的过程,这种感觉在多层板上却相反,一个相对明确的东西在雕凿后反而变得模糊了。意识到两者之间的一种冲突和关联,就会循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手工感也一直是我信赖的工作方式,而且很多想法是在这种身体劳作中冒出来的。搬挪木头墩对重力、重心的体验和对板材拉伸、变形的感受,就会在作品成型的过程中呈现出来。一开始的结构,比较随意,也很容易倒塌,但在这个过程里面也渗透了我对雕塑的理解,对物我关系的理解,甚至也有一些模棱两可,难以言说的东西······
所以在这两种工作方式的对冲过程中,我很自然的找到了现在作品之间的一种关系。回过头来说,这种关系的确认可能跟我之前的一些思考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物体之间造成的紧张关系,或者是相互之间的对抗和制衡、自然和非自然、空间挤压感,形体挤压感的那种关系是有一定联系的。
就像这件作品上面是一个滑轮,两边的力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中,下面的结构很不稳定,一旦触碰,力量改变,平衡就会打破,它就容易倒下来。而且这个板一旦受潮,它的力就会一点点松弛,整个形态也会随之一点点改变。
就像最前面那件作品《自持》,多层板受潮,力就有点泻,那个钢丝绳会自然下垂,但它依然坚持不会倒,因为那一点点拉扯也让它保持了一个微妙的稳定平衡。所以这种关系也处于变化之中。我要的就是它的那种岌岌可危,但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状态,外力改变,它就会坍塌,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美,坍塌也是一种颓败的美······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坍塌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它的拉升延展,或者是说受潮之后自己倒塌,都是它自己生命的一个过程。不过作为一个展览的呈现方式,我觉得它属于作品自身的部分,不属于向外传播的属性,所以如果它倒了,我还是要把它扶起来。扶的那个行为是我自己对体量的一种感受,其实也仅仅是自己的内在需求,而不是说要直接转述给观众的部分。
王礼军《矗》2014,粉笔、胶,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这次展览作品去掉了现成品材料的痕迹,比以往更具抽象的品质,你怎样看待自己作品与现实的联系?
A:相比之下,之前的作品材料和形式可能都更多元一些,这一系列的作品看上去像是对雕塑本体语言的主动回归。我自己能感觉出来作品间一些联系,但是也确实有很明显的区别,它们更像我们理解中的雕塑。这可能跟我喜欢反思或者说对很多事情的迟疑态度有关,我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更多的强调了知识经验,而有一部分则比较松弛,很多感性经验的东西会呈现出来。当然这两种经验并不可能完全分开,但给我自己的反馈不完全一样,一种让我相信,一种让我迟疑,有意思的是我迟疑的东西比我相信的东西更打动我。我在工作室立了一根三米多高的粉笔,它的脆弱感和在空间里面的能量感让我整个人都打开了。由于它很容易就会碰倒,所以我在做别的事情时都要特别的小心翼翼,甚至开关工作室的门,都会看到粉笔的抖动,那种晃动的感觉其实特别迷人。这件作品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开始意识到雕塑和空间、空间和自我的复杂关系,和我之前接触的系统不太一样。
展览现场,2021,图片由北京公社和艺术家提供
同时这种空间关系也了给我内心一种暗示,比如在你生存状态里的紧张感、压迫感、微小、脆弱的感受全都涌现了出来,那件作品一下子让我把很多东西释放了出来,我自然也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存在感。后来的作品《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是我把单人床拆了之后,用它自身的木头两两搭在一起,连成一个场域。两相依靠的关系也是不稳定的,坚持的时间可能到不了三个小时,最后全部会倒塌。单人床对应的是个人的身体,也是一个人外在空间的处境。你不断地想获得更大的空间,但我想警醒自己那些可能都是虚幻的。搭建的更大的场域会在很短的时间迅速崩塌掉,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悲剧色彩让我难以自拔。
Q:这系列作品符合观众对某些雕塑的经典样式的想象,比如形态上跟物派的作品是高度吻合的。你的实践与美术史脉络的关系是怎样的?
A:关于我的作品和物派的关系,我自己觉得物派更重视艺术家与物质对象的“相遇”,或者说是个人意识与具体场境的“相遇”,它更多的是强调物的一个本来面貌。我可能更在意是作品对我自己的一个反馈。我很少会从一个雕塑发展史的宏观叙事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创作,我更多的是从一些基本的问题开始,比如身体力行的劳作对于雕塑有什么价值,雕塑的重力如何呈现,雕塑是物还是物的一个存在状态……说到底我觉得雕塑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挖掘和表达,它跟自己的一个关系对我来说更重要。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就是作品建立的逻辑关系是自洽的,观念上也就是成立的。它告诉我们一个经验,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事实上你的身体感受、创造过程和在这个空间产生的效应,它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几组作品之间的关系,每一组都有不同的形态,每一组有每一组的关系。如果从观念的角度看,作品就是重复,但我不强调观念,观念就变得无所谓,比如说我认为每一组都不一样,因为它形态是不一样的。我可以说形态可能比观念还重要,那这个逻辑是不是也是成立的?我自己对观念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它有可能让作品变得单一化。紧张对峙可以轻而易举瓦解,松散的关联可能更本质。
Q:云雕塑
A:北京公社
Q:请谈谈王礼军这次个展的缘起,特别是在当下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如何考虑的?
A:这个展览实际上是礼军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后,最终落实下来的一个样貌。我们决定跟礼军合作之后,其实也一直在看他的作品,包括老的还有新的,那最后选择了他最新的这一组作品去展示,也是他在公社空间中所说出的“第一句话”,其实这也是和我们对疫情的关注是有关的,比方说像他这个展览的名称“峙―持”。
他所使用的两种材料,人造的多层板和这个天然的木材之间,通过一个钢索,施加一个外力来达到一种平衡,而且用礼军的话讲是一种“虚假的平衡”,它是一种岌岌可危的、随时可能会崩溃的一个平衡。这个状态我们也觉得和当下疫情所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非常相似。
比方说中国现在其实是通过很好的社会控制,达到了我们可以正常生活的基本状态。但是实际上这一切的平衡,也是一个时时刻刻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那么可能突然间有一天就多了多少个病例,还有包括对疫情的这个思考,比方说我们一直以为的人和自然之间已经达到了一种或者我们欺骗自己认为达到了某种平衡,我们觉得我们把自然搞定了,就是什么都没事了,那么一个小小的病毒就可能把一切完全破坏殆尽。
就像如果我们用手去戳一下雕塑,它的形态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王礼军这次的新作品,有他自己的雕塑语言,他的一贯思考。但是他的这种对平衡与制衡的思考,我们觉得也特别契合当下我们对疫情的一些思考。
Q:这次画廊空间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最终呈现了这座建筑最本初的样子,是针对这次个展考虑的吗?
A:我们去年11月份开始的装修,当时就计划把所有的白墙全部拆掉。所以这是我们空间重新翻修之后,它本该有的一个样子。但是上一次王光乐的展览“波浪”,因为白色作品数量特别多,所以为那个展览重新搭建了白色的空间。
而这次礼军的展览就感觉跟我们装修后的空间很搭,红砖墙跟他作品的气质也很匹配,完全不需要再搭任何的墙。最后我们就选择把空间真实的样子保留下来,没有再添加任何其它的元素。
时间:2021年7月7日
【完】
关于艺术家
排版:郑彭艺
采访:蔡雅玲
编辑:金龙
责编:蔡雅玲
审校:琴嘎
资料提供:王礼军、北京公社
致谢:北京公社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