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云雕塑 > 人物随访 > 详情

应平 : 勜劜

“人物随访”聚焦于当代雕塑领域中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具有实验性的群展,著名艺术家的大型美术馆个展以及 相关的策展人、学术总监,还有实验性的艺术团体和独立空间的负责人等。

作为“云雕塑”的一个深度访谈栏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 现场性――在中青年雕塑家展览现场或工作室,以视频形式采访艺术家;二 艺术家角度――基金会志愿者艺术家作为记者和编辑面对面采访;三 基于雕塑的视野――关注从三维空间出发的雕塑、装置及身体等相关展览与事件的发生。





编者按:

2021 年 9 月 30 日应平在北京山海美术馆的名为“勜劜”个展开幕。行为艺术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之后的产物。中国艺术家们多沿 performance 或 theater 的方向展开叙事与内容表达。少数艺术家沿着展现身体的内在性,也就是力、能量和意志的方向前行,将身体甚至生命本身作为创作与表达的媒介。应平的早期作品便是由此而来。他一方面尝试将“身体”作为雕塑媒介的基底,每一次作品实施都是这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的一次显形;一方面将“肉”作为雕塑中的“物”来进行试验。这个角度使得他的早期作品更实在、直接。他在随访中提到,自己并不是那根钢筋,而是那条全身被穿刺而过的蛇。如同被粗糙砂纸打磨下的自己的身体,近些年生活中与艺术上的困境和被动,使得他选择把身体表象在作品中退远,那些代替他出场的掩体显现的愈加含蓄、戏谑。展览现场石头上不停空转的手电钻,可能正是他对当下自己状态的真实表达。这种转向呼应了当下的语境,当反抗变得无力时,艺术家怎样把艺术作品本身,转化为生活剧场中的“普罗米修斯石”,将日常生活呈现为艺术现场。应平这种看似后退的方式背后传递出的,是社会文化生活僵化局面下,艺术家内心的不甘与持续的焦虑。 10 月 5 日,“云雕塑”的艺术记者在展览现场,对艺术家应平和策展人段君进行了随访,以下详细内容经与谈人校对和授权,在此与大家分享。


展览海报,图片由山海美术馆提供



Q : 云雕塑

A : 应平 


Q:身体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早期作品《一块伤疤》到最新的创作,创作与身体的关系有没有改变?


A:我现在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感受就证明我活着,创作的话还是要用身体去执行,只是执行出来的结果,有可能看得出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看不出来。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生怕衰老。过年的时候,我早上很早就爬起来去看我父母是不是变老了一岁。在最初做《一块伤疤》的时候,是因为它跟我平时去打球很容易受伤有关系。受了伤之后,那一块的伤疤就会慢慢褪下来,有些是薄一点,有些厚一点,它们从身体里面长出来之后又褪去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放大一点的话,整个人是不是都可以用这种方式代谢出来。在那种过程中,生命的流失、身体的衰老,我就想要用这种代谢出来的东西去作为一个过程的证据。刚好那时候隋老师给我上课,让我们拿身体作为材料进行创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外在的机会。一开始,我想顺着生命或者身体的感受去表达。做完之后,我给那个作品取名叫《身外之物》,但是其实它是从我身体里面长出来的,但又消失了。生命随时都可能过去,随时都在流逝。取完这个名字之后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豁达,干脆叫《一块伤疤》。我一直把这个东西当成自己存在的一个提醒。之后也有运用身体进行创作,但当出现自己形象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点羞怯的感觉。当时做《一块伤疤》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低着头,是有那种会回避目光的感觉。我不太喜欢那种表演的状态。最新的《网》系列作品,我想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各种关节一样去用,这些对于我来说发泄更多一点。Q:你的一些作品不仅挑战自己的身体,其实也在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你这么做,想讨论的核心是什么?A:自己的感受。我也想把效果做得强烈一点,但是这种强烈程度是基于我自己的标准来做的,所以我其实也在把自己当成一个观众来反观自己具体是什么样的。但是观众里面有我想象不到的因素,我就没法控制。有些人觉得这也不动人,但那是我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所以我只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然后尽量的把想要表达的事情用我最大范围的力度来表达。至于观众会如何想,做这件作品的时候没想过,因为也没有观众。要表达的力度,是有帮助。这一件钢筋跟蛇,对于这种冲突的力量是最大的。呈现这种状况,可能很多人又会很容易往血腥方面去想,但对于我来说反而属于一种被动状态,一种无力的状态。其实钢筋并不是代表我自己。


左:展览现场 2021,摄影:金龙 

右:应平《路》2018,钢筋、标本,28×42×110 ㎝,摄影:金龙


Q:与早期作品相比,近年的作品选择把力量隐藏起来,原因是什么?


A:原因是我生活状态不一样。原来觉得可能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然后你会碰到越来越多的事情,越来越多解决不了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就会更感受到无助。其实我有时候想呈现出的段君说的那种力量,其实是一种我被作用的感觉,我不是一个施力方,我是受力方。力度的大小如果含蓄一点的话,可能会更适合我的这种表达方式。很多事情我也想去回避,然后我就会拿着它们去帮我回避。相当于找点替身的感觉,或者说找个掩体。


左:应平《地图》2010,伤疤,40×30 ㎝,图片由艺术家和画廊提供

右:应平《电钻》2016,电钻、石头,尺寸可变,摄影:金龙


Q:《一块伤疤》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何看待别人的解读?


A:痛啊,但是决定了,痛也要做完。到最后就不痛了,我平时觉得自己皮比较薄,做到最后就觉得皮特别厚。开始用很细的砂纸,最后用很粗的砂纸都不行,最后就干脆捡了工作室几块80目的纱布,才能把上面那层磨开。越磨到下面越滑,有些血管的地方它会凹下去,所以有深有浅,其实最磨不到的地方就是血管的部分,一磨它就沉到血管下面去了。住院一样躺了半个月,对生命也好,对时间也好,对这种伤痛也好,那是一种五味杂陈的体验,我并不是迷恋这种体验,只是想要通过这种感受来证明一下我的存在,当 成我身体存在过的一个证据。表达完之后,整个体会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很多人知道《一块伤疤》之后,觉得我特别狠。其实在我看来,特别软弱也好,特别的内敛也好,其实对我来说,我和他们那种评价是有很大的距离。他们可以去解读,但对我自己来说,做出这样的表达还是处于一种比较内收的状态。但是这种冲突越大的话,对于我想要表达的力度,是有帮助。这一件钢筋跟蛇,对于这种冲突的力量是最大的。呈现这种状况,可能很多人又会很容易往血腥方面去想,但对于我来说反而属于一种被动状态,一种无力的状态。其实钢筋并不是代表我自己。


应平《永恒》2011,石膏、猪肉标本,133×53×123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你对于选择的材料,比如整头猪和里面的钢架和石膏、蛇和钢等的组合是如何最终确立的?有没有内在逻辑的贯穿?


A:穿耳洞和穿钢筋,这两件作品在逻辑上是一样的,都是选择自己的身体去直接体会这种被动的感觉。当时在穿耳洞的时候就穿着一根线,在这件作品中蛇皮穿过了一条钢筋,这种有生命跟无生命之间的材料的搭配,主要还是希望表达对于生命本身的逝去。当时那头猪的作品,最初取的名字叫《期望永恒》,最后把它改成就叫《永恒》。多数情况下其实就是一种比较被动、比较无助的那种调侃,对自己也好,对生命也好。生命永远没有那种永恒,但是我经常会去想到这个问题。作品成型之后,至少是有一些部分契合了我要表达的状态,不管是意识层面上或者视觉形象的呈现,它都至少有一部分达到我的预期。矛盾的地方也有,但是有些矛盾的地方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办法,只能是现有的条件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


Q:这些年的创作,你认为自己在做什么?


A:我什么都没做,有点类似写日记什么的。我也不会写,我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写。我可能会记重要的事情,因为我如果不是很想动的时候,通常的小事情就都不会记了,所以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有很多东西慢慢的,也会越来越不值得去记。


Q : 云雕塑

A : 段君


Q:这次展览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A:这次展览主要表达的核心是关于力量,“power”。应平作品中的核心就是力,这个力可能包括几个层面,一个是他身体本身的力,第二个关于社会的力,第三个就是由社会的力所引发的给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力。力可能有压力,也可能有能量等等这样一些方面,所以总的主题最早的考虑是围绕力来做事情,做我们的核心的主题。这个名字是从古代的典籍里面找出来的,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的叫“勜劜”,这两个字,因为它们的偏旁部首中都有力,这两个字合起来之后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多力,就是力比较多比较大,符合他作品的内在的核心。第二个它描述了一种人的性格,是一种倔强。应平他的个人的性格,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有一种倔强。第二个是在他的作品本身上面有一种倔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的去做艺术的艺术家,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执着在里面。


Q:你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这次选择应平的缘由是什么?


A:应平最早打动我的一件作品是他的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一块伤疤》,它是用砂纸在手臂上磨下的这些血痂,我最初看到这件作品,非常被打动,我觉得这个艺术家他具有自己的一个强度。我长期以来,对于艺术家的选择,是强调一个艺术家他作品的强度。我所说的强度一方面在于艺术家施加给自己的强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当代艺术 40 年发展的过程中,所对应的社会的强度带给人的身体和心灵的一种压力。不管是压力也好,还是一种给予他的一种力量也好,这是我看重应平作品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我选择 他做这个展览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下身边的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一条很好的线索,就是把雕塑或者装置观念化。而且这种趋势扩大到能够链接到国际上,比如像物派、意大利的贫穷艺术。物派或者贫穷艺术里面,对于材料对于力量都有自己的一种倾向性,他们更倾向于大自然施加一种力量,比如贫穷艺术里面有关于火施加给材料的力量,地球的重力施加给材料的力量。但是在我们中国,除了内在的核心有东方的这些精神,在当下更关键的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施加和提供给中国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的力,有些艺术家能非常敏感的去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所带来的一些压力,而不是只是做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我觉得应平也在这一支脉络里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时间:2021 10 5



【完






关于艺术家 




应平, 1982 年出生于江西。 2008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专业方向是雕塑的物理空间与视觉差异性研究。2015 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于具象雕塑工作室。





排版:郑彭艺

采访:蔡雅玲

编辑:金龙

责编:蔡雅玲

审校:琴嘎

资料提供:应平、段君、山海美术馆

致谢:山海美术馆 



官方网站:http://www.suijianguo.org.cn

官方微博: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云雕塑Cloudsculpture

雅昌艺术头条:云雕塑

邮箱:safyun@qq.com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素材,由受访人和机构惠允和授权使用,未经基金会授权不得转载。